1、预防和**水霉病
1立方米(1000公升)水体用硫醚沙星0.15-0.37g。
2. 腐皮、烂尾病
此病在5-9月流行。
1立方米(1000公升)水体用硫醚沙星0.18-0.25g,化水全池泼洒,重症隔天再用一次。
3、烂鳍、烂尾病
由于水温过低,鱼在运输中因机械损伤的伤口感染?而引发烂鳍、烂尾病。
**时,1立方米(1000公升)用硫醚沙星0.2-0.25g,化水全池泼洒,重症隔天再用一次。
4、疥疮病
疥疮病主要发生于稚鱼和幼鱼培育期,为细菌性疾病,由疥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鱼体所引起。
**时,1立方米(1000公升)水体用硫醚沙星0.25-0.37g,化水全池泼洒,隔两天再用一次。
注:在使用硫醚沙星**疥疮病时,还须配内服药同时使用,内服5天为一个疗程。
5、打印病
打印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的细菌性皮肤疾病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,以5-6月份为常见。
防治时,1立方米(1000公升)水体用硫醚沙星0.18-0.25g,化水全池泼洒,重症隔天再用一次。
6、烂鳃病
烂鳃病主要分为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两种。
**时,1立方米(1000公升)水体用硫醚沙星0.2-0.25g,化水全池泼洒,重症隔天再用一次。
在使用时,要注意换算用量。上述内容中的g(克),是指纯化后的用量,所以说化水全池泼洒。而我们在TB上买到的很多是溶液,所以要注意说明中的含量是多少,一般是20%,所以,上述的用量就要乘以5倍。比如治烂鳃,就要用1毫升兑1000升水,200升水,就用0.2毫升的溶液即可。
硫醚沙星适用于各种淡海水鱼类:红斑、烂鳃、赤皮、烂皮、腐皮、溃烂、打印、 疖疮、烂鳍、烂尾、肤霉、脱粘、白头白嘴。虾类:烂鳃、黑鳃、黑斑、白体、红体、水霉、红肢综合症。蟹类:腐壳病、黑鳃、烂肢、水肿、抖抖、水霉、蚂蟥等病。蚌类:侧齿炎、水肿、烂斧足、烂鳃、鳃霉、水霉、扁蛭等病。甲鱼:红脖子、红底板、溃烂、穿孔、疖疮、白眼病、白斑、烂嘴、白毛、水蛭。龟:颈溃疡病、腐甲病、烂板壳病、白眼、溃烂、口腔炎、肤霉、水蛭。鳗鱼、黄鳝、泥鳅:红斑、皮肤病、打印、赤皮、烂尾、腐皮水霉、烂鳃、水蛭。
水霉病,又称为白毛病、水绵病或覆绵病。水温13-18℃,水清瘦,鱼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病较多,主要是由于鱼苗、鱼种放养、拉网、运输等环节操作不慎,使皮肤受伤、鳞片脱落,水霉菌侵入引起的。水霉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,较适宜pH为中性,pH7.2时生长较佳。水霉菌对盐反应比较敏感。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,呈现灰白色,细长,像旧棉絮一样,肉眼可见。病鱼焦躁不安,运动失常,食欲减退,不久即死亡。水霉病流行很广,全世界各养鱼区均有发现。适宜低温下,淡水鱼类都可能感染水霉病,其主要危害草鱼、青鱼、鲢、鳙、罗非鱼等,对鱼卵、鱼苗和鱼种危害较严重。空气湿润、温度较低的阴雨天气较易繁殖,霉菌一旦附着鱼体,24小时可蔓延全身。
水霉菌感染初期 ,如果是外伤引起,大多是赤皮病并发水霉病,菌丝主要向内生长,深入伤口的肌肉中,因此肉眼看不到鱼有明显变化。随着菌丝不断增生,分泌出蛋白分解酶,分解鱼肌肉中的蛋白质,作为自身生长的营养。之后吸收了鱼体大量营养物质的菌丝,才开始向外生长,在伤口周围形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外菌丝。到了这个阶段,基本也就到了水霉病的中晚期了,这个阶段在低温时节水霉菌有时“隐藏”一两月之久才显现。菌丝和鱼伤口组织粘连在一起,鱼体组织进一步坏死,造成鱼游动失常,食欲不振或拒食,身体消瘦,较终会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。
如何诊断水产动物水霉病呢?
(1)可以用显微镜确定是否感染水霉。在感染早期取病变处组织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灰白色菌丝,此时**相对容易。
(2)可以通过菌丝长短判断水霉病严重程度。在感染后期病变部位肉眼可观察到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,此时病菌菌丝已经深入肌肉,**较难。
(3)水霉病的严重程度也可以通过病斑形状判断。病变部位的病斑初期呈圆形,后期则呈现不规则的斑块,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甚至骨骼裸露。
(4)根据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判断水霉病的严重程度。发生水霉病的病鱼食欲减退、行动呆滞,运动失常,较终食欲减退衰竭而死亡。
水霉病重在预防,如果真的感染了水霉病,**过程很是棘手。本文介绍一种**药物——硫醚沙星。
http://u996305.b2b168.com
欢迎来到河南金九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, 具体地址是河南省安阳内黄县内黄县二安镇韩铺村,联系人是刘经理。
主要经营养殖相关产品。
单位注册资金未知。
我司主要供应养殖 养殖饲料 药物性添加剂 等,公司秉承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,为您提供**的产品及贴心周到的服务。欢迎各界人士考察指导,洽谈合作,共谋发展。